近年来,人口问题频频成为舆论焦点。
曾有人预测,随着“全面二孩”甚至“三孩政策”的落地,中国将迎来“第四次婴儿潮”。但现实却令人唏嘘:所谓的婴儿潮不但没有到来,反而迎来了出生人口的连续下滑。
2023年,全国出生人口仅为902万人,创下历史新低。这场被寄予厚望的“婴儿潮”,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“爽约”。
那么问题来了——婴儿少了,婴幼儿用品市场是否也跟着凉凉了?
其实,答案并没有那么简单。
婴儿少了,但“人均”花得更多了
虽然整体出生人口在下降,但消费趋势却出现了新的变化——“精致育儿”“科学育儿”成为新主流。
以前是一家人养三个娃,现在是三个大人围着一个娃转。家长们在孩子身上的投入越来越舍得花钱,奶粉要进口的、有机的,尿不湿要干爽亲肤、纸巾要食品级的,连小孩子用的沐浴露都要“氨基酸配方”。
不仅如此,如今的年轻家长更依赖内容推荐与社区种草,小红书、抖音、母婴公众号成为他们选购母婴用品的主要阵地。相比过去追求性价比,现在的妈妈更愿意为“安心”、“专业”、“高品质”买单。
换句话说,虽然用户少了,但**“单个孩子的消费值提升了”**,让整个母婴市场的“结构性机会”依然存在。
婴幼儿市场还会崩盘吗?
对于很多国产母婴品牌来说,确实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:
人口红利消失,品牌的“自然流量”大幅减少;
线下母婴店受到电商与内容平台的双重冲击;
海外品牌通过跨境电商直达消费者,本土品牌面临高端竞争压力;
内卷严重,营销费用飙升,利润空间被压缩。
但同时,这也是一次行业“洗牌”的窗口期。
真正重视产品品质、用户体验、内容运营的品牌,反而脱颖而出。比如一些国产母婴洗护品牌借助专业背书与细分定位,赢得了大量高粘性的用户;还有的品牌转型做“母婴+早教+内容”的综合平台,打造育儿服务闭环。
对于创业者和商家来说,未来拼的不是谁卖得便宜,而是谁能更懂妈妈、谁能更稳地陪伴用户成长。
“第四次婴儿潮”确实没有来,但这并不意味着婴幼儿市场就此“退潮”。
相反,高质量、个性化、服务化的“精育”消费趋势,正在塑造一个全新的母婴时代。
孩子也许更少了,但每一个孩子,都有更多人愿意为他付出更高的价值。这,就是新的机会。
上一篇:公安部网安局: 28岁男子盗用照片虚构履历涉黄被刑拘
下一篇:没有了